關鍵詞 |
奶油草莓苗,草莓苗產地,越秀草莓苗,隋株草莓苗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在養殖草莓的過程中,要養分充足。草莓得到足夠的養分才能開花多、座果多、果實大、產量高。定植前,要結合深耕為草莓施足底肥。施底肥時每畝地要施加2000-3000公斤的腐熟復合肥,還需要施加50-60公斤的硫酸鉀型復合肥。
為滿足草莓生長期的營養需求,在草莓生長期至開花期前,每畝地需要追施10-15公斤的復合肥,基肥量足的話可以不用追肥。在草莓果實膨大期,每畝地可施15公斤左右的高氮鉀復合肥。草莓大量結果后,植株內大量的養分被消耗,為使植株快速恢復生長,需要定期追肥。追肥量要根據采果量的多少而定。
一般在大棚覆蓋薄膜后 7 天左右(天氣晴好情況下)進行。噴灑赤霉素等激素的目的,主要是解決草莓植株生長勢較弱,呈匍匐狀、矮化,葉較小、葉柄短、花序梗短等現象。以 " 豐香 " 品種為例,濃度一般掌握在 7PPM左右,用藥量為每一標準棚用 10~12 千克溶液,噴灑時應選擇晴好天氣進行,如果噴施后植株生長狀況尚不得到明顯可改善在顯蕾期再噴施一次。
受低溫凍害后會形成黑花。如在開花前 7~8 天的花蕾遇零下 2 度低溫雄蕊即能受害,開花前 3 天至花后一周的雌蕊遇零下 2 度低溫也會受凍形成黑花 ,因此在嚴寒來臨之前要準備好內層套棚及小環棚 ,加強保溫工作。夜間棚內低氣溫保持在 3 度~ 5 度,能有效地減少黑花的形成。
大棚草莓的主要病蟲害有蠐螬、灰霉病、蚜蟲、葉螨、鼠害等。灰霉病為害果實為嚴重,該病的發生與天氣及棚內溫濕度有關,低溫高濕是誘發該病的主要環境因子,因此做好保溫、降濕及通風工作是防治灰霉病發生的關鍵,藥劑防治可采用多菌靈、托布津等殺菌劑交替使用。若發現有蟲害或鼠害發生,則可采用相應的殺蟲劑或滅鼠藥進行防治。
灰霉病癥狀:該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全生育期都可發病,尤以采收后發生普遍,果實成熟期發病癥狀明顯。葉片受侵染后,形成褐色病斑,潮濕情況下形成一層淡灰色的分生孢子。葉柄、果柄受侵染后,病斑環繞葉柄變褐,后萎蔫干枯。幼果受侵染后,開始形成單個褐斑,后使果實腐爛,果肉組織變軟,呈水漬狀,失去香味和色澤,后期病部密生灰色霉狀分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隨風和水傳播到其它植株上再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