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陜西速生合歡樹,合歡樹,吉林合歡樹,20公分合歡苗基地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合歡患銹病后葉背會出現一些淡黃色斑點,斑點產生白色皰狀物。早期在皰狀物中散出銹褐黃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后期在皰狀物中散出暗褐色粉狀物,即病原菌的冬孢子。為金合歡球銹菌,擔子菌亞門、冬孢菌綱、銹菌目。每年發病在10月下旬至第2年4月間,病部產生的皰狀物開始時只有夏孢子堆,約1個月后,出現冬孢子堆。
防治辦法是噴灑0.3 石硫合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
合歡樹要進行藥劑處理,對癥狀輕微的病株,在更換土壤的同時結合藥劑處理進行控制。可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60%多·福可濕性粉100倍液噴灑樹干或涂抹;或使用14.5%多效靈水溶性粉劑、40%五氯硝基苯粉劑300倍液,以及抗枯寧、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農藥常規濃度澆灌土壤,每8天左右灌1次,連續3-4次可有效遏制病情擴展,并使植株逐步恢復;而使用70%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300倍液,通過輸液的方式輸入植株內,可提高療效。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時,對樹穴及周圍相鄰土壤澆灌40%福美胂50倍液、40%五氯硝基苯粉劑300倍液,進行消毒,防止病菌蔓延。
合歡移栽:栽前對根部進行殺菌消毒。以移栽小苗為宜。因大樹移栽中的傷根多,為病原侵染提供了可乘之機。大樹移栽時,減少起苗與運輸、定植時間。對于已截過的枝干斷面,涂抹保護劑,通過綁草加以保護。
栽后加強管理:合歡樹栽后立即灌透水,促進傷口及時愈合。在日常澆水、施肥等管理過程中盡量減少創傷口。旱時澆水、雨后排澇、定期施肥。增強植株長勢,提高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