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商品菊批發,重慶商品菊,商品菊批發,遼寧商品菊 |
面向地區 |
全國 |
菊花是中國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唐·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的含義。
菊花為多年生宿根亞灌木。繁殖苗的莖,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地上莖高0.2-2米,多分枝。幼莖色嫩綠或帶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絨毛。花后莖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莖發生孽芽。 菊花葉系單葉互生,葉柄長1-2厘米,柄下兩側有托葉或退化,葉卵形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葉的形態因品種而異,可分正葉、深刻正葉、長葉、深刻長葉、圓葉、葵葉、蓬葉和船葉等8類。 菊花的花(頭狀花序),生于枝頂,徑約2-30厘米,花序外由綠色范片構成花苞。花序上著兩種形式的花:一為簡狀花,俗稱"花心",花冠連成簡狀,為兩性花,中心生一雌蕊,柱頭2裂,子房下位1室,圍繞花住主5孜聚藥雄蕊;另一為舌狀花,生于花序邊緣,俗稱"花瓣",花內雄蕊退化,雌蕊1枚。舌狀花多形大色艷,形狀分平、匙、管、桂、畸等5類。瘦果(一般稱為"種子")長1-3毫米,寬0.9-1.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平楔形,表面有縱棱紋,褐色,果內結一粒無胚乳的種子,果實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約1克。
多年生草本,高0.25-1米,有地下長或短匍匐莖。莖枝被稀疏的毛,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稍多或較多。基生葉和下部葉花期脫落。中部莖葉卵形、長卵形或橢圓狀卵形,羽狀半裂、淺裂或分裂不明顯而邊緣有淺鋸齒。葉柄柄基無耳或有分裂的葉耳。兩面同色或幾同色,淡綠色。頭狀花序直徑1.5-2.5厘米,多數在莖枝排成疏松的傘房圓錐花序或少數在莖頂排成傘房花序。總苞片約5層,外層卵形或卵狀三角形,中層卵形,內層長橢圓形,長11毫米。全部苞片邊緣白色或褐色寬膜質,鈍或圓。舌狀花黃色,全緣或2-3齒。瘦果長1.5-1.8毫米。花期6-11月。
菊花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開花。喜陽光,忌蔭蔽,較耐旱,怕澇。喜溫暖濕潤氣候,但亦能耐寒,嚴冬季節根莖能在地下越冬。花能經受微霜,但幼苗生長和分枝孕蕾期需較高的氣溫。適生長溫度為20℃左右。菊花的適應性很強,喜涼,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高32℃,低10℃,地下根莖耐低溫極限一般為一10℃。花期低夜溫17℃,開花期(中、后)可降至15-13℃。喜充足陽光,但也稍耐陰。較耐干,忌積澇。喜地勢高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輕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長,而以PH6.2-6.7較好。忌連作。 秋菊為長夜日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莖葉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0攝氏度的夜溫則適于花芽發育。但品種不同對日照的反應也不同。
有營養繁殖與種子繁殖兩法。營養繁殖包括桿插、分株、嫁接、壓條及組織培養等。通常以扦插繁殖為主,其中又分芽插、嫩枝插、葉芽插。在秋冬切取植株外部腳芽桿插。選芽的標準是距植株較遠,芽頭豐滿。芽選好后,剝去下部葉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5厘米,插于溫室或大棚內的花盆或插床粗砂中,保持7-8c室溫,春暖后栽于室外。 嫩枝插:此法應用廣。多于4-5月扦插。截取嫩技8-10厘米作為插穗,插后善加管理。在18-210C的溫度下,多數品種3周左右生根,約4周即可移苗上盆。
春季菊苗幼小,澆水宜少;夏季菊苗長大,天氣炎熱,蒸發量大,澆水要充足,可在清晨澆一次,傍晚再補澆一次,并要用噴水壺向菊花枝葉及周圍地面噴水,以增加環境濕度;立秋前要適當控水、控肥,以防止植株竄高瘋長。立秋后開花前,要加大澆水量并開始施肥,肥水逐漸加濃;冬季花枝基本停止生長,植株水分消耗量明顯減少,蒸發量也小,須嚴格控制澆水。澆水好用噴水壺緩緩噴灑,不可用猛水沖澆。澆水除要根據季節決定量和次數外,還要根據天氣變化而變化。陰雨天要少澆或不澆;氣溫高蒸發量大時要多澆,反之則要少澆。一般在給花澆水時,要見盆土變干時再澆,不干不澆,澆則澆透。但不要使花盆汪水,否則會造成爛根、葉枯黃,引起植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