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黑龍江260號溶劑油,260號溶劑油 |
面向地區 |
按用途分 |
萃取溶劑油 |
|
生產廠家 |
源茂石化 |
沸程類別 |
高沸點溶劑油 |
品級 |
優級品 |
外觀 |
液體 |
型號 |
260# |
黑龍江260號溶劑油七臺河萃取油
源茂石化260號溶劑油
Quality inspection report
項 目 | 質量指標 | 實測數據 | 試驗方法 |
外觀 |
透明、無懸浮物及機械雜質及水 |
透明、無懸浮物及機械雜質及水 |
目測 |
密度(20℃),kg/m3 ≤ | 0.80 | 0.786 | GB/T1885 |
運動粘度(40℃),m㎡/S | 1-3 | 1.61 | GB/T265 |
閃點(閉口) ℃ ≥ | 80 | 85.9 | GB/T 261 |
芳烴含量,% ≤ | 1 | 0.014 | SH/T0118 |
色度,號 ≥ | +26 | +30 | GB/T3535 |
餾程:℃ 初餾點, ≥
98%餾出溫度, ≤ |
200
260 |
209
235 |
GB/T255 |
┅產品介紹┅
源茂石化低芳型260#溶劑油特點是蒸發速度均勻而緩慢,芳香烴含量極低、毒性小,安全性較高。氣味小,質純潔,蒸發無殘留物,受熱不易氧化,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
┅包裝·運輸┅
散裝槽罐車
在運輸、貯運過程中管道、容器和機泵應。貯運場地嚴禁煙火,裝卸要使用銅質工具,以防發生火花,抽注油或倒罐時,油罐與活管用導電金屬絲線接地。
銅鹽是所有陽離子為銅離子的鹽類的總稱,其中銅離子的化合價顯+2價。銅鹽的化學性質體現在銅離子上。銅離子可以通過還原反應生成銅,銅可以通過氧化反應生成銅離子,銅鹽溶于水或熔融也可以得到銅離子,銅離子可以與氫氧根離子生成不溶于水的Cu(OH)2藍色沉淀,這也是檢驗銅離子的方法之一。
銅鹽的化學性質體現在銅離子上。銅離子可以通過還原反應生成銅,銅可以通過氧化反應生成銅離子,銅鹽溶于水或熔融也可以得到銅離子,銅離子可以與氫氧根離子生成不溶于水的Cu(OH)2藍色沉淀,這也是檢驗銅離子的方法之一。銅離子存在于堿性溶液中就會生成沉淀。銅離子可以用于殺毒,在游泳池里可以適當添加銅離子,故游泳池水通常為藍色。
超細銅粉粒徑小、比表面積大, 有特的物理、化學優勢,在催化、電極材料以及印刷電子技術等領域有廣泛應用。銅粉可作為銅漿的主要填料,被廣泛應用于微電子工業,研究其制備過程中相關因素的影響以及工藝參數的優化, 對于獲取性能優良、制備成本低的銅粉具有重要理論和實際意義。按原料狀態劃分,超細銅粉制備方法可分為:固相法、氣相法和液相法。固相法主要包括:球磨法、機械化學法;氣相法主要包括:氣相蒸發法、化學氣相反應法;液相法主要包括:超臨界流體干燥法、γ 射線輻射-水熱結晶聯合法、超聲電解法、水熱法和液相還原法等,其中液相法由于設備簡單、操作流程短以及便于工業化生產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按制備工藝劃分,液相還原法分為直接還原法與兩步還原法,其中兩步還原法可改善銅粉粒徑大小、分布情況及形貌特征,因此決定采用液相兩步還原法來制備超細銅粉。目前,已有一些文獻通過液相法制備超細銅粉,但原料多數是硫化銅,并且沒有考慮添加表面活性劑,導致銅粉團聚現象較嚴重,粒徑分布較大 。
銅萃取
將粗銅(含銅99%)預先制成厚板作為陽極,純銅制成薄片作陰極,以強酸和硫化銅的混合液作為電解液。通電后,銅從陽極溶解成銅離子(Cu)向陰極移動,到達陰極后獲得電子而在陰極析出純銅(亦稱電解銅)。粗銅中雜質如比銅活潑的鐵和鋅等會隨銅一起溶解為離子(Zn和Fe)。由于這些離子與銅離子相比不易析出,所以電解時只要適當調節電位差即可避免這些離子在陰極上析出。比銅不活潑的雜質如金和銀等沉積在電解槽的底部。 這樣生產出來的銅板,稱為“電解銅”,質量,可以用來制作電氣產品。
⑴銅精礦
在自然界中自然銅存量極少,一般多以金屬共生礦的形態存在。銅礦石中常伴生有多種重金屬和稀有金屬,如金、銀、砷、銻、鉍、硒、鉛、碲、鈷、鎳、鉬等。根據銅化合物的性質,銅礦物可分為自然銅、硫化礦和氧化礦三種類型,主要以硫化礦和氧化礦,特別是硫化礦分布廣,世界銅產量的90%左右來自硫化礦。銅礦石經過選礦富集獲得精礦,常見為褐色、灰色、黑褐色、黃綠色,成粉狀,粒度一般小于0.074mm。含銅量13-30%,按行業標準YS/T318-1997《銅精礦》的規定,其化學成分和產品分類如表1。
⑵未精煉銅
按國家標準GB/T11086-1989《銅及銅合金術語》規定,未精煉銅包括冰銅、黑銅、沉淀銅和粗銅。冰銅主要由硫化亞銅和硫化亞鐵組成的中間產品,黑銅通常用鼓風爐熔煉廢雜銅或氧化銅礦石而產生的含雜質較多的銅,銅含量一般為60%-85%。沉淀銅通常用鐵從含銅的溶液中置換,沉淀而獲得的銅和氧化銅的不純混合物,干量計算銅含量一般約50%-85%。粗銅是用轉爐吹煉冰銅而產生的純度不高的銅,粗銅中銅的含量一般約為98%,本標準中規定的未精煉銅,主要指的是粗銅。粗銅按行業標準YS/T70-1993《粗銅》的規定,按化學成分分為三個品級。
(3)銅廢碎料
銅廢碎料涉及的范圍較廣,包括紫銅、黃銅、青銅、白銅的廢雜料,本標準規定的銅廢碎料僅指紫雜銅。紫雜銅為銅制品所產生的各類廢料、廢件。如廢舊電纜、紫銅管、棒、板、塊、帶及帶薄鍍層的上述材料和其它非合金類銅廢料等。有以下5種分類及規格:
陰極銅
陰極銅的品質要求:銅精礦由電解精煉法或電解沉積法生產得到陰極銅。按國標GB/T467-1997《陰極銅》的規定,陰極銅按化學成分分為高純陰極銅(Cu-CATH-1)和標準陰極銅(Cu-CATH-2)和兩個牌號。陰極銅的試驗方法:高純陰極銅化學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按GB/T13293-1991《高純陽極銅化學分析方法》的規定進行,標準陰極銅化學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按GB/T5121-1996《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的規定進行。表面質量用目視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