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火龍果莖枯病灌根和噴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產地 |
其它 |
用途 |
其它 |
有效成分含量 |
34% |
有效期(月) |
24 |
劑型 |
乳油 |
類別 |
其它 |
火龍果莖枯病灌根和噴霧立體化治療聯系人:王曉娜
一、火龍果莖枯病病害說明
火龍果莖枯病:是在植株棱邊上形成灰白色的不規則病斑, 上面有好多小黑點。病斑凹陷,并逐漸干枯,終形成缺口或孔洞,多發生于中下部莖節。
二、火龍果莖枯病防治現狀和用藥分析
1、見病治病:現階段多數種植業者無清園習慣,采果后不用藥,給真細菌潛伏與繁殖提供了機會,造成來年病原基數大、發作率高、危害重。形成了見病不惜代價(用工多、用藥量大)治病,樹勢受傷、產值受損(產量、品質降低)的惡性循環局面。
2、關鍵時期不敢用藥:春季是殺菌防病的關鍵時期,用藥少了不管用,用藥多了容易造成藥害。
3、常規藥劑抗藥性強:連續使用有限的可選擇的藥劑往往產生較強的抗藥性,使效果降低、成本提升。
三、防治思路
1、標本兼治:
疑難病害的防治僅靠見癥治癥,特別是僅靠殺菌是不可行的,往往已經造成嚴重的損失,只有復壯樹(株)體,增強抗逆性,解決病菌侵染途徑,在生理健壯的基礎上輔之以殺菌,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2:早防重治
菌源一旦入園難于,真菌病源能夠遠距離傳播,生理性病害(枝干流膠及日灼)一旦形成在樹勢較弱力低下的情況下難以。所以要加強日常管理從極早殺菌和復壯樹體入手,解決侵染菌源的數量和侵染條件(傷口、氣孔)問題。在發病條件來臨(具備)前、在癥狀初顯時,采用得力的方案盡大可能殺滅病菌解除病患,起到早防無病、病輕,重治是、省錢、省工的效果。
3:中西結合
中(草)藥制劑具有多種成份復方而成、調理生長、提高作物力、殺菌廣譜、持效期長、由內而外防病治病的優勢,單一成份的常規用藥具有(抗藥性較大)的特性,中西結合、復配使用有利于優勢互補,在重癥治療時保障效果。
4:營養復壯
常規生產規程中所采用的化學藥,大多具有抑制生長甚至傷害作物的特征,其作用機理只能通過殺菌來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不具有營養復壯的作用。而中(草)藥制劑是藥食同源、藥肥雙效,營養復壯,有利于展葉,葉綠體創造的葉綠素多,創造的有機質多,樹(株)體必然健壯。
四、火龍果莖枯病的防治方案
治療方案:靚果安150-300倍 沃豐素600倍 大蒜油1000倍 有機硅噴霧2次,每次間隔10天左右
預防方案:
1)萌芽前半個月:使用潰腐靈60-100倍液 有機硅進行全園噴施,殺滅病菌,營養樹體。
2)花期前后:使用靚果安的300倍 沃豐素600倍 有機硅噴霧2次,每次間隔10天。(保花)
3)次生理落果期:使用靚果安300-500倍 沃豐素600倍 有機硅噴霧。(保果)
4)果實生長期:使用靚果安300-500倍 大蒜油1000倍 沃豐素600倍 有機硅進行噴霧4次以上,基本每次間隔10-15天。
5)采果后:使用潰腐靈200-300倍 沃豐素600倍 有機硅進行噴霧1次。
1)防治病效果:對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葉片、果實、莖干表面不會出現黑色的病斑,果面光澤、色澤均勻,果品質量整體提高。
2)營養復壯效果:
芽:花芽飽滿、樹體返青快;
莖干:鮮綠、粗壯、節間短;
果實:色亮、面光、型美、糖度高;
抗逆性強:抗病、抗凍能力增強。
3)使用安全:花期、幼果期均可使用,對果樹不會產生藥害。
4)無抗藥性,可連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