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毛桃褐斑穿孔病有什么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產地 |
其它 |
用途 |
其它 |
有效成分含量 |
34% |
有效期(月) |
24 |
劑型 |
乳油 |
類別 |
其它 |
桃樹細菌性穿孔病除為害桃樹外,還為害櫻桃、李、杏等其他核果類果樹;主要危害葉片,也能侵害果實和新梢。在全國各桃產區都有發生,特別是在沿海,沿湖地區和排水不良的果園以及多雨年份,易嚴重發生。如果防治不及時,易造成大量落葉,減少營養的積累,影響花芽的形成。不僅削弱樹勢,當年減產,而且會影響第二年的結果,造成產量欠收。
桃樹褐斑穿孔病葉片發病初期出現圓形或近圓形病斑,邊緣紫色,略帶輪紋,病斑直徑1~4毫米;后期病斑上長出灰褐色霉狀物,中部干枯脫落,形成穿孔,穿孔的邊緣整齊,穿孔多時葉片脫落。主要危害桃樹葉片,也危害新梢和果實。
桃樹瘡痂病,又名黑星病、黑痣病,在我國桃產區均有發生。由于該病的發生,導致桃外觀變劣,果實品質降低。病菌主要危害果實,其次危害葉片和枝梢。果實發病初出現暗綠色至黑色圓形小斑點,逐漸擴大至直徑為2-3毫米的病斑,病斑周圍始終保持綠色,嚴重時病斑聚合連片成瘡痂狀。該病只分割果實表皮,病部果實停止生長,而果實內部(果肉)仍不斷增長。因此,病斑往往開裂,但裂口淺而小,一般不會引起果實的腐爛。枝梢受害,初表面發生紫褐色長圓形斑點。后期變為黑褐色稍隆起。并常發生流膠,后在病斑表面密生黑色小粒點(分生孢子叢)。病斑也限于表皮。葉片受害往往在葉背呈現出多有形或不規則灰綠色病斑,以后病部轉為紫紅色,后病葉干枯脫落或形成空孔。
桃樹褐腐病又叫菌核病,是桃樹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國北方、南方、沿海及西北地區均有發生,尤以華東沿海及濱湖地帶受害重。在多雨年,遇蛀果類害蟲嚴重發生時,可造成毀滅性損失。該病是能侵染為害桃、李、杏、櫻桃等核果類果樹。褐腐病主要為害桃樹的花、葉、枝干和果實,以果實重。花受害引起花腐,表面著生灰色霉層,枯死后不脫落。嫩葉受害從葉緣開始變褐,很快擴展全葉,枯萎,不脫落。枝干受害是由病花、病葉柄蔓延而至,形成橢圓或梭形褐色凹陷病斑,邊緣明顯,常易流膠并有灰色霉層形成,當病斑環切時,上部枝梢枯死。果實從幼果至成熟期均可受害,但越成熟受害越重,初期病果出現褐色圓斑,迅速擴大使全果變褐軟腐,表面產生輪紋狀排列的灰褐色絨狀霉層,腐爛病果易脫落,或干縮變成深褐或黑色僵果,掛在樹上至翌年也不落。
主營行業:殺菌劑 |
公司主營:青枯立克,大蒜油--> |
主營地區:全國 |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
注冊資金:人民幣30000000萬 |
公司成立時間:2010-03-01 |
員工人數:小于50 |
經營模式:生產型 |
最近年檢時間:2016年 |
登記機關:濰坊市寒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
經營范圍:農藥的生產與銷售(不含危險化學品及易制毒化學品);水溶性微量元素肥料的生產與銷售;作物病害防治技術的研發、中試及技術轉讓;微生物肥料及生物農藥技術的研發和技術轉讓;農業植保技術服務;生態農業的技術研發及咨詢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
公司郵編:261000 |
公司電話:0536-1338536-3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