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桃樹細菌性穿孔病用靚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產地 |
其它 |
用途 |
其它 |
有效成分含量 |
34% |
有效期(月) |
24 |
劑型 |
乳油 |
類別 |
其它 |
聯系人:王曉娜
防治現狀和用藥分析1、見病治病:現階段多數種植業者無清園習慣,采果后不用藥,給真細菌潛伏與繁殖提供了機會,造成來年病原基數大、發作率高、危害重。形成了見病不惜代價(用工多、用藥量大)治病,樹勢受傷、產值受損(產量、品質降低)的惡性循環局面。
2、關鍵時期不敢用藥:春季是殺菌防病的關鍵時期,用藥少了不管用,用藥多了容易造成藥害。
3、常規藥劑抗藥性強:連續使用有限的可選擇的藥劑往往產生較強的抗藥性,使效果降低、成本提升。
總的防治思路
1、標本兼治:
疑難病害的防治僅靠見癥治癥,特別是僅靠殺菌是不可行的,往往已經造成嚴重的損失,只有復壯樹(株)體,增強抗逆性,解決病菌侵染途徑,在生理健壯的基礎上輔之以殺菌,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2:早防重治
菌源一旦入園難于,真菌病源能夠遠距離傳播,生理性病害(枝干流膠及日灼)一旦形成在樹勢較弱力低下的情況下難以。所以要加強日常管理從極早殺菌和復壯樹體入手,解決侵染菌源的數量和侵染條件(傷口、氣孔)問題。在發病條件來臨(具備)前、在癥狀初顯時,采用得力的方案盡大可能殺滅病菌解除病患,起到早防無病、病輕,重治是、省錢、省工的效果。
3:中西結合
中(草)藥制劑具有多種成份復方而成、調理生長、提高作物力、殺菌廣譜、持效期長、由內而外防病治病的優勢,單一成份的常規用藥具有(抗藥性較大)的特性,中西結合、復配使用有利于優勢互補,在重癥治療時保障效果。
4:營養復壯
常規生產規程中所采用的化學藥,大多具有抑制生長甚至傷害作物的特征,其作用機理只能通過殺菌來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不具有營養復壯的作用。而中(草)藥制劑是藥食同源、藥肥雙效,營養復壯,有利于展葉,葉綠體創造的葉綠素多,創造的有機質多,樹(株)體必然健壯。
主營行業:殺菌劑 |
公司主營:青枯立克,大蒜油--> |
主營地區:全國 |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
注冊資金:人民幣30000000萬 |
公司成立時間:2010-03-01 |
員工人數:小于50 |
經營模式:服務型 |
最近年檢時間:2016年 |
登記機關:濰坊市寒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
經營范圍:農藥的生產與銷售(不含危險化學品及易制毒化學品);水溶性微量元素肥料的生產與銷售;作物病害防治技術的研發、中試及技術轉讓;微生物肥料及生物農藥技術的研發和技術轉讓;農業植保技術服務;生態農業的技術研發及咨詢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
公司郵編:261000 |
公司電話:0536-1338536-3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