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大姜土傳病害,大姜根腐病,大姜莖基腐病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產地 |
山東濰坊 |
用途 |
除菌 |
有效成分含量 |
34% |
有效期(月) |
6 |
劑型 |
微粒劑 |
類別 |
有機農藥 |
這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菜了,但還是想說一下這個菜,大家都知道,臘肉的油脂比較豐富,而抱子甘藍則是瘦物,意為比較寡瘦的菜,與臘肉臘腸等油脂比較豐富的肉結合,肥瘦結合,相得益彰。
進入八月份后,大姜也進入了培土的后時間段,培土之后,大姜常常出現干尖黃葉的現象,這是因為根系受損導致的,但這個時期不注意就會感染病雜菌,引起大姜根腐病、姜瘟病或者莖基腐。
1、常見土傳病害及癥狀
根腐病:葉片和莖稈變黃、枯死,莖基部、塊莖和根系腐爛,濕度大時產生白色霉層。
姜瘟病:病姜內部組織軟化腐爛,擠壓病部流出污白色汁液,有臭味,維管束變褐。
莖基腐病:莖基部出現水漬狀病斑,腐爛,葉片發黃,發病后期,地上部易與地下部分離。
1、培土后高發原因
2.1根系受損
將原來壟上的土全部培到種植溝上,使原來姜株生長的溝變為壟,原來的壟變為溝,這就是培土。在這個農事操作過程中,必然會使大姜根系受到損傷,尤其是大培土的過程中,培土過后常出現干尖黃葉現象,就是根系受損的表現。根系受損就會容易感染土壤中的病雜菌,引發病害。
2.2天氣條件
一般每年的7月中下旬一直到8月上旬是大姜的培土時期,也是雨水多的時候,溫度水分均有利于病原菌的傳播蔓延,同時由于田間水分過大不利于灌根,導致上病后用藥效果降低,控制不住病害的蔓延。
2、防治措施
下種時用青枯立克150-300倍+蕓苔素10000倍噴定植溝,著重噴種塊;下種后揭膜前、三股茬時、揭膜前配合澆水沖施青枯立克2袋/畝+哈茨木霉菌1袋/畝,減少土壤中病雜菌的數量,在姜塊表面形成保護膜。
培土時每畝施用2袋的奧土沃,奧土沃有機質含量60%以上,可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大姜產量。
培土后2-3天每畝隨水沖施一次青枯立克2袋+哈茨木霉菌1袋,同時葉片噴施青枯立克300倍+奧菌優300倍+沃豐素600倍,促進傷口愈合,殺死病雜菌,避免病菌感染,同時補充營養元素,緩解干尖黃葉。
已經出現莖基腐癥狀/根腐癥狀的,用青枯立克、大蒜油、甲霜惡霉靈噴淋3次,次可復配相應化學藥。
主營行業:殺菌劑 |
公司主營:青枯立克,大蒜油--> |
主營地區:全國 |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
注冊資金:人民幣30000000萬 |
公司成立時間:2010-03-01 |
員工人數:小于50 |
經營模式:生產型 |
最近年檢時間:2016年 |
登記機關:濰坊市寒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
經營范圍:農藥的生產與銷售(不含危險化學品及易制毒化學品);水溶性微量元素肥料的生產與銷售;作物病害防治技術的研發、中試及技術轉讓;微生物肥料及生物農藥技術的研發和技術轉讓;農業植保技術服務;生態農業的技術研發及咨詢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
公司郵編:261000 |
公司電話:0536-1338536-3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