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電池部分由多塊蓄電池組成,在系統中同時起到能量調節和平衡負載兩大作用。它將風力發電系統和光伏發電系統輸出的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起來,以備供電不足時使用。
風光互補發電比單風力發電或光伏發電有以下優點:
●利用風能、太陽能的互補性,可以獲得比較穩定的輸出,系統有較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在同樣供電的情況下,可大大減少儲能蓄電池的容量[5];
●通過合理地設計與匹配,可以基本上由風光互補發電系統供電,很少或基本不用啟動備用電源如柴油機發電機組等,可獲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中國現有9億人口生活在農村,其中5%左右目前還未能用上電。在中國無電鄉村往往位于風能和太陽能蘊藏量豐富的地區。因此利用風光互補發電系統解決用電問題的潛力很大。采用已達到標準化的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有利于加速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其經濟水平。另外,利用風光互補系統開發儲量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可以為廣大邊遠地區的農村人口提供適宜也便宜的電力服務,促進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高速公路道路攝像機通常是24小時不間斷運行,采用傳統的市電電源系統,雖然功率不大,但是因為數量多,也會消耗不少電能,采用傳統電源系統不利于節能;并且由于攝像機電源的線纜經常被盜,損失大,造成使用維護費用大大增加,加大了高速公路經營單位的運營成本。
要解決長期穩定可靠地供電問題,只能依賴當地的自然資源。而太陽能和風能作為取之不盡的可再生資源,在海島相當豐富,此外,太陽能和風能在時間上和地域上都有很強的互補性,海島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是可靠性、經濟性較好的立電源系統,適合用于通信基站供電。由于基站有基站維護人員,系統可配置柴油發電機,以備太陽能與風能發電不足時使用。這樣可以減少系統中太陽電池方陣與風機的容量,從而降低系統成本,同時增加系統的可靠性。
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是針對通信基站、微波站、邊防哨所、邊遠牧區、無電戶地區及海島,在遠離大電網,處于無電狀態、人煙,用電負荷低且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利用本地區充裕的風能、太陽能建設的一種經濟實用性發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