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修剪
紅椎苗木移栽成功且林分郁閉度達到一定程度后,下部枝條會呈現衰弱狀態,此時應及時將其剪除干凈,并開始間伐。根據紅椎林栽植密度和生長狀況選擇不同的間伐方法,如有病蟲害侵害的林木,則需要采取衛生伐的方式。
病蟲害防治
紅椎樹常見的蟲害有地老虎、蟋蟀和白蟻等,可用敵百蟲噴殺;常見的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和灰霉病等,除了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外,還應注意及時摘除發病的老葉、病葉和病果側枝,并進行集中燒毀或深埋。
營養袋育苗技術。紅椎幼苗是喜陰不喜陽的植物,因此在夏秋做好適當的遮陽處理,采用70%的黑網進行遮陽苗木存活率高。同時要根據幼苗生長期、基質干濕情況和天氣進行適量澆水,前期要多澆水,澆透基質,保持營養袋基質濕潤。在生長后期要控制澆水量。晴天要多澆水,陰雨天氣少澆水或者不澆水。在移苗后的15d內其能夠生長出新的根系,在1個月左右芽苗可以抽稍生長。此時要求能夠對紅椎木的營養袋進行養分的添加,確保土壤中微量元素能夠滿足紅椎的生長需求。一般是使用濃度3~10g/L的復合肥或磷肥,每隔1周到10天追肥一次,肥量逐漸增加。同時注意做好幼苗期的病蟲害的防護管理。在幼苗出現病害癥狀初期,立即使用1%波爾多液噴灑,確保不會使得苗木立枯病大面積蔓延;蟲害則采用樂斯本、殺蟲王等藥液防治。幼苗生長過程中,若發現基質容器中由雜草,要及時除草。除草前后都要噴水,盡量避免松動幼苗根部泥土。而當營養袋育苗后的紅椎幼苗長到30cm以上時,即表示可以進行分床煉苗,通常是在陰天或者傍晚揭網煉苗。
紅椎林的營養袋育苗技術要求實現選定優良的種子,做好種子的處理,使得種子能夠成功發芽成為堅強的芽苗,在將紅椎苗移栽到營養袋中的時候,要能夠對芽苗進行病蟲害的培育防治,使其能夠在合適的營養袋中得到健康的生長,并且能夠作為紅椎種植林的培育幼苗。繁育紅椎的工作要做的非常仔細,只有做好育苗過程中各個關鍵環節的工作細節,才能掌握好紅椎育苗技術,提高紅椎存活率,增加其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