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對自己有一個心理暗示,在做某件事的時候,一定不能看手機,或者規(guī)定自己不能把手機帶去臥室,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的學生還可以把手機交給父母或老師保管。總之控制自己使用手機的場合,不能一無聊就掏出手機來玩,要讓自己明白,只有必要的時候才可以看手機。
我們要了解青春期的孩子處在這個時間段,從生理到心理都會有很大的改變和轉化,在這樣的年齡時期,父母要了解孩子性格和生理的變化,時刻對孩子帶著敏銳的覺知力,孩子的每一個行為和舉止,每一句話的表達,每一次情緒的變化,都要時刻保持覺知。俗話說:知子莫若父,其實做父母是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但是工作的忙碌,自己疏忽,導致對孩子情感和需求的忽略,從而形成教育的斷層。
12-18歲,是青春叛逆期的年齡,當孩子處在這個年齡段,有很多情緒化行為特質,如:經(jīng)常跟父母頂嘴,跟父母溝通的過程中產(chǎn)生敵對情緒,在學校跟老師互動的過程中產(chǎn)生負面能量,同學之間彼此一言不合,就爭吵,甚至決裂,有些更過激的行為就是:自我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