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本草》中這樣描述木荷,性味:辛、溫,可外用搗敷,治療疔瘡和無名腫毒,具有以毒攻毒的功效,擁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中國林科院亞林所用材樹種研究組研究發現,木荷樹皮可能存在的毒性物質為三萜皂苷、木脂素苷等,這些物質對冷血動物和某些昆蟲如蛙、魚等毒性大,故可用來毒殺魚類和農作物的害蟲,而人直接食用中毒不多見。研究組現已分離得到8個單體,有望作為生物農藥來開發。此外,木荷樹皮和樹葉含鞣質,也有較大的開發利用價值。
扎根在蘇州光福香雪海這一極限地帶的298畝木荷林,每年6月初夏之時,繁花盛放,散溢出沁人心脾的芳香,潔白的花朵遠觀如夏夜的繁星,近看像亭亭玉立的荷花,成為光福一道迷人的風景。蘇州依托于木荷林,常舉辦木荷花節,景點免費對蘇州中小學生開放。
木荷因具有優化林分結構、改良土壤肥力等多種優良特性,在我國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是我國重要的防火、綠化和用材樹種。近年來,由于市場對木荷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引起木荷人工林的過度開發,加之粗放的木荷人工林經營模式,導致木荷林產量不斷下降。此外,由于我國南方土壤普遍缺磷,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含量很低。磷元素作為植物生長發育所需三大營養元素之一,磷素供應不足使木荷生長代謝過程受阻,造成木荷品質變差、林分產量降低,嚴重限制木荷人工林的發展規模。因此,提高木荷林的產量和品質,解決木荷林低產低效問題,尤其是低磷環境對木荷生長的制約,是目前木荷人工林經營過程中面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