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器
永樂時期青花瓷器被譽為“開一代未有之奇”,有“諸料悉精,青花貴”之說。
青花用料主要用“蘇麻離青”鈷料,燒造時有自然的暈散現象,形成濃重凝聚的結晶斑點,呈凸凹不平狀。色彩雅致凝重,鮮艷奪目,層次分明,猶如寶石藍一般的光澤。
永樂青花圖案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紋飾疏朗秀麗、筆意自然,無論是粗筆寫意還是細筆描繪,均給人以清秀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畫面多留白地,花紋多為雙勾填色,一改前朝大筆涂抹的筆法,繪筆用小筆觸,往往出現深淺不一的顏色。
紅釉瓷器
永樂時銅紅單色釉鮮紅器燒制成功,這種紅釉具有鮮艷的紅色,故稱“鮮紅”。又由于這種紅釉像閃閃發光的紅寶石一樣美麗,因而又稱為“寶石紅”。紅釉瓷還常被用作祭器,故又有“祭紅”之稱。
紅釉器釉面均勻,口沿一圈白釉,俗稱“燈草口”,微泛青,器物底邊垂流的釉汁截然整齊,并泛蝦青色。
甜白瓷
永樂時在元代白瓷的基礎上燒制成的“甜白瓷”,給人以一種“甜”的感覺,故稱“甜白”。“甜白瓷”制作,其輕盈秀美之態,是前代白瓷無法比擬的。
甜白瓷制作,胎體輕薄,釉面肥厚、瑩潤、平凈,無桔皮紋。白釉器的口邊與底角釉相對比較薄的地方大多透露出白色或黃色,釉汁較厚和匯聚的地方顯出淺淡的霞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