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苗種植的后期管理: 1、梨樹苗在生長過程中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只有在梨樹開花結果時期需要的水分較大,不同品種的梨樹對水分的需求不同; 2、比如秋子梨需要的水分較大,且不耐濕,適合種植在較為干燥的地區; 3、任何品種的梨樹都要及時進行排出積水,水分過多會影響根部的正常呼吸,嚴重時就會導致爛根。
梨樹豐產種植技術 1、梨樹苗良種壯苗。要選擇在市場上有競爭力的名、特、優、新品種。各地應本著因地制宜,適地適樹,揚長避短,適當集中的原則選用良種。 健壯的苗木是早期豐產的基礎。苗木質量如何直接影響栽植成活率,栽植后根系恢復的快慢,抽枝狀況,對結果早晚、樹勢強弱、產量高低甚至壽命長短都有一定的影響。無論是自育苗木,還是購買苗木,都堅持苗木標準。梨苗標準:側根長20厘米以上,根數4條以上,側根基部粗度0.45厘米以上,分布均勻,不偏于一方,舒展,不卷曲,有較多須根:莖高100厘米以上,接口以上10厘米處的直徑0.8-1厘米以上,莖已經木質化;健壯芽7個以上;砧樁剪除愈合良好;無機械損傷; 2、梨樹苗科學設計。栽植密度和形式不同,所采用的樹形,地上、地下管理措施也不同。幼樹期葉面積系數迅速,進入豐產期之后能維持較高的光合作用有效面積,方便管理。應采用植株和臨時植株同時定植,每畝栽植333株或111株比較好。行株距2m,行距5m:在行中間1m栽植2行臨時行,株行距均為1m,這樣每畝可栽植333株。栽植三年見果,四年很容易超過1500公斤。若小行距2m,大行距4m,株距2m,每畝可栽植111株。 3、梨樹苗精心整地、施足底肥。春季栽植的果園,要在頭年秋季整地。植株挖直徑1100厘米、深80~100厘米的定植穴。栽植密度較大、株距小的臨時植株可以開50~60厘米寬、深60厘米的定植溝。挖穴、溝時不要打亂土層,表土放在一邊,心土放在一邊,回填時注意先將肥沃表土填在根際周圍。每株需要施15~25千克土雜肥和50~100克氮素化肥。栽樹時把表土和有機肥按3:1的比例混勻填在樹苗根系附近。挖出的土回填到80%時就沉實,等水滲下以后再埋上余下的土。 4、梨樹苗加強逐年管理。苗木定植后,要加強逐年管理,才能實現早期豐產。各年管理達到的目標是:年,苗全苗壯。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在備苗時要多余10~15%,假植到行間或空地。
根系發達,垂直根深可達2-3m以上,水平根分布較廣,約為冠幅2倍左右。喜光喜溫,宜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緩坡山地種植,尤以砂質壤土山地為理想。干性強,層性較明顯。結果早,結果期長,有些品種2-3年即開始結果,盛果期可維持5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