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青花瓷器的紋飾采用雙勾填色法,先用青花畫出線條輪廓,然后在輪廓內用毛筆涂抹。紋飾畫風稚拙,趨于繁縟,畫面缺乏層次感。圖案多見道教紋飾,如靈芝、瑞獸、壽山福海、纏枝蓮托壽字、八仙等。此外,嘉靖青花瓷器還常見人物、動物、植物等圖案,但比例常常失調。
嘉靖青花瓷器制作細致程度大不如前朝,除少量小件器物仍保持著前朝的精細程度以外,大件器物多制作粗糙,修胎不規整。琢器類器物腹部可見明顯接胎痕;底足處理不規整,大件器物可見粘砂現象;圈足較淺,盤碗類器物底足足墻較窄,露胎處常見大片橙色紅色火石紅現象。嘉靖時期使用麻倉土,但淘洗不精,陳腐時間不夠,胎土里的鐵分子含量過高,導致大件瓷器胎釉有粗制濫造之嫌。不過,嘉靖時期釉水尚未稀薄,肥潤感強,唯釉面多見露胎、瑕疵黑點等現象,乃施釉工藝不精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