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休眠與萌發
黃連種子有胚后熟休眠習性,收獲是種胚呈透明橢圓形的胚原基狀,甚至是一團尚未成形的粘質,胚后熟需經歷形態后熟與生理后熟兩個階段。黃連種胚在形態發育早期,即心形胚時期,促成種胚發育的溫度條件范圍較廣,以5~20℃之間較為適宜,當種胚由心形向長心形或魚雷形發展時,在5~10℃條件下能顯著加速,種子采收后如一直放在冰箱(5~10℃)內層積,可以在6~9個月內完成形態后熟,達到裂口。
完成形態發育的種子,還在0~5℃低溫1~3個月完成生理后熟。種子后熟期間有充足的水分供應。外源赤霉素也可加速種子的后熟。完成生理后熟的種子,于翌年春氣溫達到11~14℃時整齊萌發。萌發時胚根殘留的胚乳,伸入土壤中成為根,下胚軸伸長,將1對子葉、種皮和殘留胚乳空殼頂出土面,子葉從種皮及胚芽空殼中脫出展開,然后兩片子葉中間的胚芽發出片真葉。
黃連是一種價格很高的中藥材,它的種子非常細小比菜籽還小,一斤種子有幾萬粒,黃連種子味道很苦,但是卻是一種泄火的良藥,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哪里能買到這種神奇的種子。
黃連是一種價格很高的中藥材,它的種子非常細小比菜籽還小,一斤種子有幾萬粒,黃連種子味道很苦,但是卻是一種泄火的良藥,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哪里能買到這種神奇的種子。
黃連的收獲通常在深秋降雪前進行。收割時,把整株植物挖出來,留下新鮮的根。直接烘干時,應注意火力適中,勤轉,待水分蒸發幾乎完成時,除去多余雜質,其余可留作藥材。
以上是黃連的栽培技術和管理要點。黃連生長緩慢,可與其他作物套種,經濟效益可觀。想種植黃連的朋友一定要掌握以上種植技術和管理要點,希望以上內容能給農民帶來幫助
黃連是一味中藥藥材,它的味道很苦,但是它具有清熱瀉火、抗菌、保肝利膽的功效。因此很多農民伯伯都在種植黃連。那么黃連種植方法有哪些?黃連的品種分類有幾種?大家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黃連的種植方法
(一)選地整地
1、育苗地 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力強,通透性 能良好的油竹雜木林地,土壤微酸性至中性,地勢以早晚有斜光照射不超過 30度的緩坡地為宜。忌連作。
味連:播種前砍除竹、木,雜草和枯枝落葉燒灰作肥。翻耕20厘米,耙 細;若選擇熟地,結合耕翻畝施廄肥及土雜肥4000-6000公斤;耙細。然后 作1-1.5米寬的高畦。
雅連:于4-5月開荒,樹干、樹椏和竹子留作搭棚用,枯枝落葉焚燒作 肥,順坡做1.3-1.7米寬的高畦,將溝內揀出的石塊于坡下端砌成石埂, 畦上竹根留下,以防止冬季凍垅影響成活和夏季洪水沖刷而造成水土流失。
溫度要求
黃連耐寒力強,性喜高寒冷涼的氣候,不耐高溫炎熱氣候,它的葉片能在霜雪環境變差常綠狀態。它能耐零下10度的低溫,在零下6度葉片能常綠,零下5度植株處于休眠狀態,在50度以上,植株開始萌發新葉,10度時,新葉生長極快,而當溫度25度,新葉生長緩慢。
光照要求
黃連是陰生植物,忌強光直射,喜弱光和散射光環境,所以在種植時要做好遮光處理,也可以選擇林下栽培的方式。黃連對于光照的需求隨生長年份而增長,一般需要蔭蔽度60%左右,在生長初期,蔭蔽度越大,越有利于幼苗生長,而植株進入到地下塊莖膨大時,這時則要揭開遮蔽物,使地上莖葉生長受限,是養分向根莖轉移。
黃連施肥需求
黃連也有恒定的肥料需求。種植時,有必要施用基肥。幼樹可以用稀豬糞或分解的蔬菜餅水或細分的堆肥或每英畝約1000公斤的水灌溉。施肥在當年9月至10月播種后每2至5年進行一次,在2至4年的9月至10月之前和之后進行8次。
通常,黃連使用平衡的水溶性肥料或10公斤尿素和20-30公斤磷酸鈣施肥,將其混合并與土壤或肥料混合使用。
黃連預防病蟲害
黃連也主要受到病蟲害的侵害,例如白粉病,幼蟲和螻蛄。為了預防病蟲害,可以適當增加光量以減少病害發生的可能性。同時,它使用物理控制方法來捕獲和殺死害蟲。黃連的種子和花朵會把它吃掉,所以用籬笆圍起來以減少損壞。
實際上,黃連和常規作物的種植差異并不大,但是由于需要恒定的生長周期,因此可以在移植后第5年收獲,因此初期投資相對較大,但經濟。利潤也比較大,但是相對來說經濟收益也比較高。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黃連施肥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黃連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材,除了有黃連,還可以人工種植,很多地方種植黃連用來增加收入,它的生長環境為山地的樹林中或者陰涼的山谷處,要求海拔高度為五百到兩千度,那么黃連的種植方法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