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飛秒化學主要能幫客戶做保溫材料配方技術實現:
模仿生產:市場上有性能比較好的產品,想模仿該產品生產,需要配方;
降低成本:現有產品的生產成本競爭對手,想降低現有產品的生產成本;
提升性能:現有產品的性能沒有競爭對手好,想改進性能,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配套生產:自身的產品用量較大,想開發配方自己生產產品,來降低成本;
項目投資:瞄準市場上某一款比較好的產品,有銷售渠道,想投資該項目進行產品生產銷售;
飛秒檢測對于產品配方研發有豐富的技術經驗。我們的技術工程師可用的儀器來開發產品、進行質量控制與診斷、成分檢測。您的產品在研發前、研發中、生產中、質控中、工業診斷中遇到的所有成分、配方問題,飛秒都可以為您找到問題所在。
配制磷酸耐火澆注料采用粘上熟料或礬土熟料作耐火骨料和粉料,其用量分別為65~74%和24~35%。在實際的生產中常用配合比見表1。耐火骨料為粒徑小于15mm的統料,顆粒級配測定為15~5mm50%,5~2.5mm24%,小于2.5mm26%。耐火粉料細度為小于0.09mm的大于80%。促凝劑為525#高鋁水泥,其用量視施工條件和常溫強度要求而定。一般用量為2%左右,環境溫度較低時,應適當增加用量,不要求常溫強度時可不加或少加高鋁水泥。
應當指出,磷酸耐火澆注料中摻加5%軟質粘土,5~10%剛玉粉、藍晶石粉、碳化硅粉和鉻渣粉等外加物,可改善和提高其高溫使用性能。例如,線收縮變為線膨脹,荷重軟化溫度能提高幾十度,強度也有所提高。
關于磷酸耐火澆注料膠結劑用量和濃度的配比
磷酸和磷酸鹽耐火澆注料的形成是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過程,也就是澆注料硬化、相變和燒結過程的總和。不同品種耐火澆注料的形成過程基本相同,而又有所不同。只有反應過程的必需條件,才能制得性能優良的耐火澆注料。
尤其注意:磷酸濃度和用量對常溫耐壓強度也有一定的影響。在耐火澆注料材料組成和促凝劑的用量一定時,常溫耐壓強度隨著磷酸濃度和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甚至產生緩凝或不凝的現象。在常溫下不加促凝劑,磷酸和磷酸鹽高鋁質或粘土質耐火澆注料一般是不凝的,這是正常情況。當澆注料組成及促凝劑用量和膠結劑濃度一定時,膠結劑用量過多,則產生緩凝或不凝現象。另外成型溫度低,促凝劑用量不足等情況,也可能產生緩凝或不凝現象。
速凝現象主要指膠結劑與粉料、促凝劑等迅速而激烈反應,在骨料顆粒周圍形成薄薄的包裹層硬殼,致使澆注料成型困難并降低耐壓強度甚至完全沒有強度。一般情況下,當磷酸和磷酸鹽耐火澆注料組成、促凝劑和膠結劑用量一定時,膠結劑濃度過大,則產生速凝現象。因為膠結劑濃度過大,與粉料、促凝劑和骨料之間的反應速度快。在這種情況下,向拌和物中加磷酸溶液或水,料的表面很濕,澆注料成型后仍是不凝固的。因為促凝劑已經與高濃度磷酸迅速反應完畢,反應產物黏附于顆粒周圍,但松散顆粒之間并沒有形成牢固的結合。另外,摻加促凝劑過量或料中混進含Mgo和Cao等材料時,也可能產生速凝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