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山東西瓜蔓枯病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產地 |
其它 |
用途 |
其它 |
有效成分含量 |
34% |
有效期(月) |
24 |
劑型 |
乳油 |
類別 |
其它 |
聯系人:王曉娜
西瓜枯萎病俗稱“死秧病”,是由半知菌亞門真菌,西瓜尖鐮孢菌侵染所致,該病菌的潛伏期長,一旦發病既是毀滅性的、不可挽回的損失,對瓜農具有致命的打擊。枯萎病在西瓜整個生育期都可發生,因此需要在病害高發期提前做好警惕。
(一)為害癥狀
幼苗受害早時,不能出土,即在土中腐爛;或出土后不久呈現失水狀,葉色變淺,子葉萎蔫下垂,莖基部變褐收縮,病苗枯死。刨開莖可見維管束變黃。
1、植株萎蔫,初期通常從基位葉向頂位葉發展,同一張葉片由頂部向基部枯萎。初期表現為中午萎垂,早晚可恢復。
2、瓜蔓縱裂并且在裂口處產生黑色粘稠(淡紅色膠狀液體)的物質;
3、根部和莖部維管束變褐;
4、發病部位的根或者莖溢縮變細。
(二)發病規律
西瓜枯萎病菌為半知菌叢梗孢目鐮刀菌屬中的真菌。病菌在土或糞肥中的病殘體上越冬。也可附著在種子表面越冬。病菌的生活能力很強,可在土壤中存活5-6年。種子、糞肥和水流等都能帶菌傳播。病菌從根部傷口侵入,也可直接從根毛侵入。病菌在導管內發育,分泌毒素,堵塞導管,影響水分運輸。引起植株萎蔫死亡。病菌在8-34℃均能生長,以24-32℃為適宜。pH值4.6-6的土壤中發病較重。另外,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底肥不足,氮肥過量,大水漫灌和連作地,都會引起或加重枯萎病的發生。
(三)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輪作換茬。西瓜枯萎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長達16年之久,但一般采用輪作4年后,土壤中的病菌即可大大減少。在有條件的地區可采用水旱輪作〔3?4年)提倡西瓜與玉米或甘蔗西瓜輪作。3.慎用育苗土,選好農家肥。不施用含有西瓜秧蔓、葉片、瓜皮的圈肥,防止肥料傳菌。增施鉀肥、微肥和有機肥料,減少氮肥使用量,防止瓜秧旺長,促秧健壯。結瓜期更要控制氮肥的用量,以引起蔓葉徒長,誘發枯萎病。
4.采用嫁接苗。防治西瓜有效的方法是嫁接換根,用葫蘆或新土佐等高抗枯萎病的葫蘆科作物做砧木嫁接西瓜品種,只要注意斷掉西瓜根,苗子栽植時,不使嫁接口部位與土壤接觸,就會有效地防止西瓜枯萎病的發生。
5.嚴禁大水漫灌、串灌,及時排干積水,提倡滴灌。
6.藥劑防治
西瓜枯萎病,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加強管理水平,提高西瓜的抗病能力。
預防方案:
1、定植前:使用青枯立克100-150倍液進行蘸根。
2、緩苗期、苗期
使用青枯立克150-300倍 地力旺300-500倍 沃豐素600倍灌根1-2次,也可同時噴霧。
3、果實生長期
當瓜生長到1-2斤重時,使用青枯立克150-300倍 沃豐素600倍全株噴霧2次,也可同時灌根;病害高發期同時復配大蒜油1000-1500倍或其它化學藥。
備注:如需澆水,請于澆水前1-2天噴霧用藥。
治療方案:
發現病情后,用青枯立克90-150倍 大蒜油1000-1500倍進行噴霧 灌根,連用2-3次,間隔2-3天(噴霧需1天1次,連噴3天);病情嚴重的復配其它化學藥。
主營行業:殺菌劑 |
公司主營:青枯立克,大蒜油--> |
主營地區:全國 |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
注冊資金:人民幣30000000萬 |
公司成立時間:2010-03-01 |
員工人數:小于50 |
經營模式:生產型 |
最近年檢時間:2016年 |
登記機關:濰坊市寒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
經營范圍:農藥的生產與銷售(不含危險化學品及易制毒化學品);水溶性微量元素肥料的生產與銷售;作物病害防治技術的研發、中試及技術轉讓;微生物肥料及生物農藥技術的研發和技術轉讓;農業植保技術服務;生態農業的技術研發及咨詢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
公司郵編:261000 |
公司電話:0536-1338536-3410 |